046-艺术设计学院2024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这场战“疫”,我们在行动—产品设计在线教学
发布时间:2020-04-0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图/文  张少杰)从学校线上开课以来,每周一到周五,作为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16门课程的7名专职教师会如约与学生“云端”相见。教研室主任樊宁教授高兴地说:“开课六周来,我们学生的线上到课率一直保持98%以上,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学习成效令人满意。”
       为保证在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品设计教学团队在专业带头人樊宁教授带领下,从2月12日开始就通过视频会议围绕“如何调整教学方案适应线上教学”、“如何保障在线课堂教学质量”、“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平台”和“如何以此次线上教学为契机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经过多次讨论和平台测试后,团队集体决定,线上教学要加强教师主导下的课前预习,以保障线上课堂的学习质量;授课方式要采用“平台课程+智慧树等软件”并行的方式,以弥补教学平台互动交流功能不足的短板;课堂教学时要通过各种方式活跃课堂,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图 1产品设计教学团队集体讨论                                                                         图 2靳浩琦老师进行教学演示
       为了使教师熟练操作线上教学平台,掌握线上教学的基本技能,2月15日,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借助网络直播结合操作教学视频的方式,在网上开展了平台使用的集中培训。吕莎莎、章蓓蕾、靳浩琦等熟悉线上教学的教师作为培训教师,通过一次次的师生角色互演让团队教师们了解了线上课堂的教学要点,一次次的音效测试、资源分享测试让团队教师们逐步掌握了平台操作的技巧。针对在2月14日预授课中发现的平台卡顿、学生进不了课程界面等问题,教学团队连夜召开教学研讨会,制定了应急预案。每位教师在学校提供的智慧树等主平台以外都准备了线上教学的第二套方案,以防止网络卡顿等意外情况出现。
       教学团队按照学校在线教学“标准不变、内容不减、质量不降”的要求,将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整合划分。为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和持续参与度,团队把原先课堂上较长时限的作业和任务分解成小任务并设置相应的时间节点,结合在线平台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及时反馈。不定时地通过直播连线、讨论参与、投票等方式活跃课堂。
       提前10分钟上线,在智慧树或QQ群发布签到和课堂教学任务已经成为19产品设计(BK)1班《工业设计史》任课老师张少杰的习惯。今天的课程导入是一段带有问题的3分钟短视频。每位学生必须通过边看边回答问题来推进学习进程。张老师一边监控学生们的答题情况和每个人的学习进程,一边根据反馈的情况开始在智慧树平台布置课程任务。正式进入课程讲授环节后,张老师通过头脑风暴、在线讨论、随机提问、针对测验等方式推进课程内容。课后,张老师至少还要花半小时的时间,有针对性的询问学生消化课程知识情况。张少杰老师说:“用任务和讨论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的效果挺好。平台的统计功能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大大提升了我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掌控。”六周来,张少杰老师的课程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签到率和参与率均达到100%。
      
                  图 3章蓓蕾老师线上授课                        图 4张少杰老师线上授课                     图 5 陈英老师线上授课  图 6靳浩琦老师线上授课
       产品设计教学团队的多门课程都是与教师主持的教改课题有紧密联系的立项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纷纷以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的动人事迹为案例,在线上课堂的专业教学中积极融入“思政”元素。
       王琦老师在《改良设计》的线上课程中引用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的建设方案。一边讲专业知识,一边讲10天建成一所拥有1000张床位医院的“中国奇迹”。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激发了学生担当时代责任的使命感。17级产品设计专业的符苗同学说:“没想到我的专业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中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学好《改良设计》的决心。”
       陈英老师在《模型制作》课中结合中国制造2025,给同学们分析了工业机器人作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分享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引导和培养学生立志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是全国千千万万教学团队中的一个缩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全国教师利用网络课堂这把利剑,众志成城,奋勇抗“疫”,共克时艰,在这特殊时期自觉扛起了人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学院地址:中国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学院路16号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版权所有@2015豫ICP备17017410号

新闻随时看

微信扫一扫

学院公众号